作为商学院执行院长,毛基业曾经组织和参加多次MBA和EMBA的招生面试,对于什么样的素质的考生符合商学院培养目标,他最有发言权。
[毛基业]:我把自信放在第一位,自信代表一个人的风貌,充满的去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当然,面试时的自信是根基于良好的逻辑能力和深入的专业背景。
谈吐不自信,逻辑沟通混乱,上传下达思维混乱,这涉及更深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进入门两年的时间是不够补上这些基础缺失的。
其次是价值观的考察,虽然这是个很大的考察项,但很重要。做是需要正确的价值观,这就是公心,否则将整个团队都带歪了。在面试中会具体体现在对特定事情处理方式的讨论上。
最后是领导力的考察。目前商学院的培养还是以知识传递为主,那就需要学生跨入校门的时候就具有基本的领导潜能。
[记者手记]:毛基业曾与宝洁前董事会探讨商学院人才培养的得与失。后者认为商学院的人才输出标准与企业的需求有偏差,尤其在价值观的塑造上,商学院几乎忽视。同样的商场案例,持不同价值观的人会导致好
和坏的极致,这和个人能力,组织架构是没有关系的。但往往商学院对价值观,商业伦理的引导和塑造倾注的精力比较少的。
从客观角度来说,成年人的价值观只能被引导从不稳定稳定,很难从错误引导成为正确。价值观源自后天的社会化行为,是个体对所有事物的看法态度,受家庭教育社交等群体的影响,并随着个人知识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步确立,具很强的稳定性,是一切行为的心理基础。改变,成年人旧的价值观会受到新的价值观的挑战,但难以被完全取代。就像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会永远对食物饱含虔诚珍视的态度,经历过祸从口出的人会一辈子慎言,幼年时家庭颠沛成年后对安全感的需求超出。
价值观在商业中表现为商业伦理,诸如:诚信,责任,,品德等,对以上概念持错误定义的人,其一切能力都是在为错误的主题服务,“”,能力越大,危害越强。当一位职业经理人凭借一张名校MBA文凭在企业中谋求到职位提升,他的个人商业伦理观将会影响企业的战略。百年老店毁于一人的事例,从雷曼兄弟破产到葛兰素史克的性贿赂,其中有多少高级职业经理人背负着残缺扭曲的价值观,在商场横冲直撞,劣币优币。这样的职业经理人,也许短期内为企业做出显而易见的成绩,长远看来,却推动企业走在断崖的边缘。
MBA教育实质是培养化繁为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果能尽早掌握这种能力,生活事业都会得到提升,减少很多烦恼。MBA的可贵不在于学历学位,它不仅是一个工商管理学位,它是一种更明智高效的思维方式。
20年前,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第一批开设MBA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当时有能力迈入这个课堂的都是企业董事长和高管,称得上“精英教育”。翻开MBA校友录,不断能够辨识出今日主流财经上频频出现的面孔。而今MBA教育遍地开花,全国200余家高校开班授课,工商管理似乎成为普通职场人突破瓶颈提升的必修课。从“精英教育”“大众教育”,这是社会进阶的必然趋势还是一场的“误读”?
[毛基业]社会对MBA甚至EMBA接受度越来越高,说明这种课程在日常的确能解决问题。一个人承担这么贵的学费来学习也许是偶然,但一群人持续多年的耗费财力精力学习MBA,大众要承认MBA的市场价值。
MBA的平均年龄是29岁,EMBA是38岁。对于工作了5年以上的学生来说,日常工作对人际关系,管理细节,经济常识等是有需求的。掌握这些知识,工作中会游刃有余,晋级的机会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说,的MBA教育目标还是培养精英。EMBA要求你是精英,才会给你提供平台。
成年人有一个感受:阅读能记住10%的内容,听闻能提高到20%,而亲身经历,则能记住80%的内容。MBA课堂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学,每人都要参与,分享看法得出结论。没有固定的答案,也没有正确答案去参照比对,这符合真实社会的复杂性。在这个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差异化的案例实现知识的提取到能力的实操,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激发个体的特质,完善和介入原有知识结构,达到重塑思维网络的目的。
[记者手记]毛基业聊到偶遇10年前教过的MBA学生:入学前单一的工科背景,只有实践中摸索的片段化统筹思想,难以承担项目中360度的信息融合和各方需求,工作感到吃力。的两年深入学习后,他能和高层管理者对话,顺畅的和客户沟通,同时加上他的技术语言,他已然能够深刻的理解各个方面的需求和制约,商业提案能力大大增强。市场对真正的人才是渴求的,他的职位和收入都随着能力的提升水涨船高。
MBA教育的对象是工作几年后主动回归的职场人,导致需求不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是上升到信息,技能和智慧的层面。知识是墙,信息是山,MBA教育不再采用“愚公移山”的低效运动,而要借助技能这个杠杆,捅破智慧这层窗户纸!在这种思的下。MBA尤其是EMBA课程,致力于知识网络的科学重构,目的在于为学生建立个性化的灵透思维模式。
有人曾戏称MBA是让人迅速变聪明的课程,就在于一旦掌握灵透的思维模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大增,复杂的生活拨云见雾,省去。那就从日常生活随手拈来些细节,旁观下聪明人的思考方式。为什么收入越高的人越易于选择外卖,小时工满足日常基本需求,这是以“机会成本”为决策出发点;旅游区的食品常以市场价的3倍以上定价,这是符合供需弹性的合理现象;如果谙熟“公地悲剧”的典故,面对“私家车限购政策”即将落地,犹豫不决的人会做出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这些例子不胜枚举,生活每次小转机与个人思维的博弈,导致聪明人的发展之越来越宽泛,愚钝者且盲目的关上一扇扇机会之门。
当MBA思想有机融入个人思维结构,个体以更加的节奏系统而目标明确的实现利益最大化时,对于“MBA让人迅速提高智商”的诙谐评价,你,会举手反对么?
与MBA教育遍地开花趋势并进的还有学费的涨幅。国内长江商学院,,北大,商学院等第一梯队MBA教育品牌响,师资强,但并不是你有学习的和合格的入学成绩就能踏进这个门槛。定位于“精英教育”的MBA和EMBA,学费成本堪称高投入。MBA学费动辄20万30万,EMBA则要翻一倍在50万浮动,这在三线城市大约是一套闹市两居的价格,并以每年几万元的幅度飞涨。高回报的预期下,什么样的市场价值成本收回?
[毛基业]首先,是国内MBA教育开先河者,培养的校友在各行业做出卓越成就有目共睹,品牌得到市场认可。尤其近几年,国际管理大师明兹伯格亲自执教EMBA项目CMPM板块,这在中国是一份殊荣,也是一个肯定。MBA和EMBA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区别于普研的国家拨款,近年人力师资成本整体上涨,导致学费上涨。
另外,的MBA教育提供大的平台搭载两个主要模块:知识的补充和资源的支持,同时增进软硬技能。在课堂上补充第一学历的知识断层,事业上基根于强大的人文学科背景和80年师资校友氛围,获得信息,提高技能,从而智慧人生。我们有覆盖各行各业的校友圈子,有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和校外俱乐部。只要你有心,精准的定位发展需求,一定能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圈子和小伙伴的,齐头并进,团队发展。
[记者手记]在谈到学费时,毛基业以职业的严谨态度计算MBA每节课的成本,感慨社会平均工资条件下剔除生活成本积攒学费的难度,普通白领想深造还是承担比较大的压力。
回归老师的身份,毛基业寄希望于学生将压力为动力,在加油后能实现人生能力的飞跃和格局的优化。值得欣慰的是,7月7日刚结束的2012级MBA毕业典礼上,他遇到一位实现人生质的飞跃的国际班MBA毕业生:充分的利用了整个平台,软硬技能齐力得到提高。入学虽非最高分,但经过心的投入,学绩分达到年纪前三名,活动也做得很出彩,在校友中定位了适合发展的圈子,并在第二学年顺利的拿到耶鲁交换项目的offer。学成归国,目前已经签到了很棒的国内知名地产行业管理职位。这个机会是他上学之前没有条件接触到的,之后的发展值得期待。这个再出发的高起点,就是他和共同创造的,在的名校平台上,个人积极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及时把握人生拐点。
曾有人讨论读名校的价值意义,不外乎大楼大师。也许还有另外一个有趣的视角:当你在一个不同寻常的场合遇到行业大牛,在高山仰止的拘谨中,想凭寥寥数语拉近两理距离,基本上属于痴想。但假若你们曾蜗居过一栋宿舍楼,都在明德楼下的小湖边遭受过英语单词的,对某个资深教授的轶事如数家珍…….你是不是突然周遭阳光,为你推开了一,看到机会这个小调皮笑容可掬的你。
知本变资本是一个潮流,商学院教授大都在社会上有一些企业身份,企业顾问,董事,甚至直接术业有专攻的建立企业担任法人。作为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怎样看待教授们在校园内外的身份变幻?对MBA教学有什么样的影响?
[毛基业] 这种“临床”经验对于商学很必要。管理学和商学本来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常常需要根据时代的特色和市场的需求调整学科内容。
学者对社会的贡献是探索真理,发现规律,解释现象,指导实践。商学院的教授走出去常有必要的。但我强调的是这些经验要为解惑能力,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一定要有文字上的阐述和积累,有知识的沉淀和,写论文,拟总结,结集著书,从而推动学科的不断成熟。
作为老师,需要企业案例和数据支持基础教学,但主次不能。频频走穴,一身多职,重心转移,身心俱疲,忽视教职,这样舍本逐末已不是学院鼓励教授走出去的本意了。
[记者手记] 《师说》中阐述:师者,授业解惑。也许能够更加通俗的表达:,可以著书,;授业,要把知识传递出去,可以是在教室里面对学生;这就涉及到传什么道授什么业,那就要去了解有什么“惑”。教授们走出课堂,来到田边工厂,采集“惑”并思考如何解答“惑”,这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这几个环节也构成一个闭合反馈的体系,学科在这样的循环中成熟和沉淀。
千年来,“授业解惑”最受人的师者之一是孔子,他穷其半生周游列国,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行途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记录,留下耳熟能详的“子曰”。正是由于孔子对的深入体验探究,才能形成流传百世的知识体系。
管理学大师石滋宜先生十年磨一剑,曾写著《向孔子学领导力》一书,从《论语》的理论中扩展出36堂领导力课程,掀起了商学院向先人著述汲取现代管理方法的热潮。《论语》中的道理,历经了千年的演变和沉淀,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体系下拿出再读,解决实际问题丝丝入扣,没有违和感,让后人感叹!
毛基业在商学院院长的行政职位之外,还担任“信息化与管理”的课程教职。信息化与管理学的结合能解决什么问题?涉及到毛基业专业研究范围,这个话题中的细节更加生动多样。
[毛基业] 管理的核心是基于收集到的信息指导一个组织更高效的去做正确的事。但多数组织都做不到高效的原因:信息收集不全,执行力不强,效率不高,方向选错等。信息化就要解决这些问题:用数据来指导决策。大数据不仅能够勾勒出组织的发展方向,也能帮助洞察小到个体的微观行为,信息化就要基于大数据收集来支持决策,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
[记者手记]明兹伯格曾把管理学定义为:一门科学与艺术交融的学科,应该是喻意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动态博弈的学科内容吧。当使用数据预测目标,用数据校验过程发展,用数据支持服务善后,管理中的随性因素降低,组织效率达到最高,这就是信息化的意义。
中国的农业经济基础,导致粗放型管理,看天吃饭,效率低下,主观因素造成的损耗过大。这种随性的特点,也成为目前中国企业管理的缺陷之一。
对比下邻邦日本在管理中的高度信息化:世界排名前十软件公司日本占了半数以上。日本人热衷细节的琢磨和管理,在做项目管理规划时,对项目工期和人力的估算往往和实际偏差控制在20%以内,这对于一个常常涉及百人以上时间跨度半年甚至更长的项目来说是特别了不起。对比中国的企业,偏差100%甚至200%都是很常见。
日本企业怎么做到的?人员利用率高,客户承诺精准,成本控制性强,其核心就是数据管理:调动历史数据,了解同类项目难度,需多少人,需什么技能的人,常见bug是什么。毛基业曾和NEC的软件生产部门高层交流,后者说:我们是用做会计的思想去做项目,每一个数据都要留,积累到一定量要定期分析,以此来指导目标,过程和服务。
客户体验有多重要?那就看看麦当劳和面包厂有什么差异:前者是服务业,后者是制造业,区别是基于大数据基础上的个性化元素在产业中的比例。麦当劳产品一张广告牌就能展示完全,这么少的品种要满足更多人的口味需求,它就在不断地用前台数据反馈需求并调整后台供给。它的核心是用户体验。联想是比较早引入大数据分析的,用数据管理客户服务,每笔销售都有档案管理,与客户定期沟通,提高客户的体验感受。
由于社会氛围的一些变革,鼓励创新,鼓励实现价值成为主流价值观,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创投咖啡馆和孵化器越来越热,商学院学生在此热潮中更有得天独厚的资本。毛基业常常目睹学生们组成商业团队,从无到有的点滴磨砺飞速成长,有时也亲自上阵,参与商业模式建立。在这一次次的指导中,近距离感受创业者的,毛基业作为商学院院长感慨良多。
[毛基业]现在的社会氛围很适合创业,尤其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创业的成本变低了。我认为创业热潮还会更加强烈,甚至还要延续更长的时间。
中国整个社会对企业家的认同感是很强烈的,现在的也越来越好,你有好的项目和团队,风投,PE会很快跟进。整个社会的资源配合度越来越有效率。
什么样的创业团队能够成功?勇于担当,有责任感,敏锐度和创新能力。也是重要的一环,永远保持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以上这些都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最后一点不要忽视:!开拓一个新的局面总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老板和员工的区别,在于员工可以有做不到的事情,老板不能。创业者一旦投入,就要于每一次的选择。
创业成功后企业能够推进到的高度,取决于CEO自身的特质以及。从商学院走出,也许能做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但上升到企业家的概念,需要一生不断学习,不断。
[记者后记]毛基业在滑铁卢大学教授MBA课程时,曾问过讲堂下的学生毕业后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半数人选择创业,选择打工的人也是为积蓄资金积累经验之后创业,这和国内的情形差异很大。毛基业深受触动,从此在很多交流场合他都会鼓励国内学生:不要选择最显而易见的,不要去投行和垄断的国企,自己能够给社会实现最大贡献,培养自身的企业家,去创新,去创业,我们社会需要最聪明,最有才华的同学们去探索出一条属于你们这一代的价值实现道。
在毛基业的推动下,启动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举措。可回归到商学院教育,他明白:商学院能培养出杰出的职业经理人,却对出产成功企业家为力。很多卓越的企业家,他们的思维与现代管理学知识体系毫无交集。从职业经理人到成功企业家的成长,更多需要巧合的和先天的与特质。
毛基业85年大学毕业,大学时代最成功的同窗目前已是国内知名企业家。他的商业头脑和市场敏锐在校园里就已崭露头角。在80年代整个高校圈初掀的考研热潮中,他独具慧眼的批发考研书籍拓展高校代理制。当毛基业们身无分文工作岗位或继续读研时,他已怀揣了第一桶金5000元钱直接创业去了。
刚在纳斯达克敲响挂牌钟声的京东背后也站着一位灵魂人物。曾有了解刘强东的人评价:就算不做京东,刘强东做别的事情也一样会有今日的成就。他在校期间靠为人编写计算机代码,积累了24万。94年从毕业时,刘强东就在学校附近盘了一个小饭店开始创业人生。屡败屡战,每次都全力以赴,每次的教训都会成为下次的经验,不减,建立京东时已是多次创业。这种硬素质以及不折不挠的商学院是培养不出来的,更多是骨子中的基因,也从而拉开了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的格局。
作为出生在意识尚未的60.70年代,并在80.90年代抛弃固步自封,主动谭凯的妻子选择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力求实现最大价值的上一代创新创业人,他们个性鲜明,厌恶墨守成规,为了追求更大的人生格局,多年来不懈努力,隐忍,厚积薄发,而今破茧而出,活跃在各行各业,成为社会舞台的主角,扛大梁唱大戏,熠熠发光!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