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述职报告> 文章内容

那年花开月正圆》 历史上的周莹比剧中传奇

※发布时间:2017-10-21 14:49:4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但是,历史上确有周莹,是一代女首富,她被人誉为“女商圣”,她的真实经历,比电视剧演的还要传奇!

  周莹17岁嫁人,18岁却公公遇难,丈夫去世。她以过人的智慧成功化解了家族商业危机,还把生意越做越大,全国拥有108家店铺,自己也成为了清末女首富!

  历史上的周莹,出生于当地的豪门大族,太爷爷周梅村也是一位巨商。周莹从小就天资聪颖,精读诗书、善算写。

  周莹与当时陕西泾阳首富,吴蔚文的独子吴聘,可谓是门当户对。所以周莹与吴聘的亲事,是早就定下的。吴聘从小就身患肺结核,这在当时可是不治之症。吴蔚文有意隐瞒了儿子的病情。

  大婚当日,吴聘向周莹坦白了病情,愿打开后花园门送周莹回孟店村逃婚。周莹感叹吴聘磊落的为人,愿与吴聘共患难。

  当时支撑吴家商业半壁江山的成都山货药材店“川花总号”主管厉宏图,就趁乱私吞“川花总号”,对外吴蔚文曾将“川花总号”赠与他。

  首先,周莹以吴家大当家的身份,击破厉宏图的;其次,打点了四川成都府各有关衙门;在上和法律上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随后,她又将诚实守信的伙计提拔到管理层,厉宏图等不轨者的,这才将吴家的基础稳定下来。

  有一年秋天,关中棉花大获丰收。但是一些棉花行想乘机压低价格,而周莹则提出“以丰补欠”的原则,周莹按照往年的价格收购,棉农的棉花大都卖给了她。结果连西安的一些棉花行,最后也不得不求助于周莹。

  在此后短短几年里,吴家商铺每年进出的棉花由3千来担跃升至11万多担,由小打小闹的棉花散户成为关中地区交易大户,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上吴家大当家后,周莹一方面提高伙计薪酬,另一方面还在此基础上增加年终分成。这样调动了伙计的积极性,也能留住人才。

  周莹为人善良、重情义,她视身边人为兄弟姐妹,待管事伙计们如手足,对待常年她的丫环下人,更是如亲人一般,不但为他们娶妻生子张罗,还为他们教育子女。

  周莹还购买国外先进的设备,和国内没有的纺织布料,通过轮船将吴家的纺织品,远销国外,将吴家的商业版图扩展到世界。

  周莹和吴家商铺上下一心,终于使的吴家再度兴旺起来。在吴家事业达到顶峰时,各大商埠、码头都有吴家的生意,南通北达,连成一气。

  吴家商号在全国设有108家分店,涉及淮盐、布匹、药材、米粮、油坊、典当等行业。民间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吴家的伙计穿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其经营范围之大,资本之雄厚,可以想见。

  1900年,慈禧逃到西安避难,周莹向慈禧提供了十万两白银,《辛丑条约》签订后,她又向清进贡白银,同赴国难。周莹的家国观很朴素:“这个朝廷不在了,国家不在了,家也就不在了。”

  后来慈禧收她为义女,为她亲手题写“护国夫人”的大匾,一方面是因为周莹护驾有功,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她欣赏周莹,作为一介女流,能在男人纵横的商场中,博得一席之地。

  除了共赴国难,周莹还开仓放粮、施粥赈灾、捐银打井、引水修渠、兴办学校,周莹把土地几乎无偿让佃户耕种,还宣布取消所有佃户房舍租金,无偿将佃户们所住房屋划归各户所有,并对损坏的房屋进行修葺。

  周莹各种义举不断,成为有名的“安吴寡妇”,在当地甚至形成了这样一句谚语:“寡妇婆咋说咱就咋弄!”

  即使在病逝前夕,周莹仍然放心不下关中的,她心念关中地区的水利修复工程,为此埋银于地下,只为等待时机的到来。

  周莹守寡一生,以自己的商业智慧成为首富,却心中有大爱,为国为民,彰显秦商,着实令人。她身上那种自强自立的可贵,值得现代人学习。

  推荐:

  

关键词:历史剧电影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