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芬,当代著名女作曲家,1935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41年回到中国。1950年,考进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霍存慧、寄明等。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舞团),2015年6月18日,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顾问。
代表作品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海滩的石子》、《歌声与微笑》、《妈妈的吻》、《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历史的天空》、《今天是你的生日》等。
谷建芬谷建芬(1935- )当代著名女作曲家。祖籍威海市,生于日本大阪。她的父母于20世纪30年代初去日本谋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后,1941年谷建芬随家人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从小,谷建芬就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觉得歌声带给她的东西是那么美好,有时候又觉得歌声带给她一种说不上来的悲伤,音乐就好像是她生命里不可缺少的。所以,长大后谷建芬一直也没有离开音乐。
1950年,谷建芬考进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霍存慧、寄明等。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舞团),主要从事舞蹈音乐创作。
历任中央歌舞团作曲,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致公党第八、九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十届常委会委员,华侨委员会委员,中国致公党,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等职。
谷建芬谷建芬50年代毕业之后一直担任当时的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舞团)的创作员至今,创作作品已近千首。谷建芬的一系列作品从80年代初就开始不胫而走,获得了听众的热烈欢迎。她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歌曲创作经典的一部分,其中近百首作品获,主要获有:中国“金唱片”、“当代青年最喜爱的歌”、文化部“音乐舞蹈作品”、“中国音乐电视96MTV大赛作曲”、“南斯拉夫贝尔格莱际流行音乐作曲”、“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优秀音乐教材”等。主要代表作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歌声与微笑》《二十年后再相会》;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片尾曲《历史的天空》及其插曲,如《这一拜》、《卧龙吟》、《淯水吟》、《貂蝉已随清风去》、《江上行》等等。
如果说谷建芬的创作对于中国大众音乐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开拓作用,那么她为中国流行乐坛培养出的一批批优秀歌手无疑是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繁荣奠定了的基础。
80年代谷建芬在重重困难中创办了“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这个以“出人才,出作品”为旨的培训中心致力于推动当时通俗音乐领域中的创新,渐渐为大众所接受和关注。日后在流行音乐界成为走红一时的歌星中有很多人都是出自她的门下:苏红、毛阿敏、万山红、那英、段品章、解晓东、孙楠……[2]
谷建芬还是一个流行音乐活动家,她是多次流行音乐比赛的评委,为把内地流行音乐传达给海外听众作出努力。如今已是中国音乐著作协会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以及常委的谷建芬,还在致力于大众音乐文化的市场建设,并且为中国词曲作家的著作权作出了大量的努力。
2006年,谷建芬为福建再谱佳作。由龙岩市、连城县选送的歌曲《价值连城》,参加主办的第二届“诗仙太白”杯形象歌曲音乐电视展播活动,获“最佳旅游歌曲”,成为福建省惟一获此殊荣的歌曲。
《价值连城》由谷建芬作曲、王持久作词,佟铁鑫演唱。歌曲旋律优美,乡土气息浓厚。2006年春制成MTV后,深受喜爱,很快传唱省内外。值得一提的是,《价值连城》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继《蓝蓝泉州湾》之后,为福建谱写的第二个佳作。
谷建芬在内地乐坛,提起谷建芬,可谓无人不知。谷建芬创作千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歌声与微笑》、《二十年后再相会》等作品整整影响了两代人。为什么从事流行歌曲创作的谷建芬,到了晚年又开始创作儿歌呢?
小孩子一开口,就唱老鼠爱大米。谷建芬老师说:“现在的孩子们想要天上的月亮,父母都会满足他们,但是,孩子们想唱属于自己的歌曲,却少得可怜。”2004年秋冬季节,时逢中央召开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会,国务委员见到谷建芬说:“要为孩子写一些歌。”
退休后的谷建芬老师决定为优秀的古诗词谱曲,让古诗词歌曲成为孩子们的“新学堂歌”。从2004年至今,谷建芬创作了30多首《新学堂歌》,歌曲动听的旋律让孩子更快乐地亲近、学习和传承我们祖先的经典。目前,《春晓》、《明日歌》、《相思》、《咏鹅》、《长歌行》、《静夜思》等20首古诗词歌曲已经创作完成。
“新学堂歌”自创作以来,谷建芬老师亲自到、上海、深圳、厦门等多个城市推广。60多年前,谷建芬就读于今天的西岗区实验小学。今天谷建芬老师带着《新学堂歌》回到大连,6月30日我市西岗区举办的“新学堂歌”演唱会,谷建芬评价此次演出非常成功。除了台上表演的孩子们外,坐在观众席上的上千个孩子们是群众演员,大家齐声合唱“新学堂歌”的场面令谷建芬。
谷建芬说:“尽管这些孩子们不是专业演员,但是他们用心唱歌,用心领会传统文化所散发出来的底蕴。值得一提的是,西岗区举办的“新学堂歌”演唱会没有落下一个同学,西岗区的每一名学生都参与了演唱会。日前演唱会成功闭幕,现在还在后期制作阶段。谷建芬老师和演唱会的总导演强调,争取要给每个孩子一个镜头,他们太可爱了!”
谷建芬获歌曲创作主要项有中国“金唱片”、“当代青年最喜爱的歌”、文化部“音乐舞蹈作品”、“中国音乐电视96MTV大赛作曲”、南斯拉夫“贝尔格莱际流行音乐作曲”、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优秀音乐教材”等。主要代表作有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歌声与微笑》;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等。
1984年~1989年举办“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培训歌手50余人,包括苏红、毛阿敏、李杰、解晓东、那英、孙楠、程琳等。其中多位歌手在国内外流行歌曲演唱比赛中获。
谷建芬的创作对于中国大众音乐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开拓作用,而她为中国流行乐坛培养出的一批批优秀歌手,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繁荣奠定了的基础。80年代谷建芬创办了“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这个以“出人才,出作品”为旨的培训中心致力于推动当时通俗音乐领域中的创新,渐渐为大众所接受和关注。日后在流行音乐界成为走红一时的歌星中,有很多人都是出自她的门下:苏红、毛阿敏、万山红、那英、段品章、解晓东、孙楠、刘欢……
谷建芬还是一个流行音乐活动家,她是多次流行音乐比赛的评委,为把内地流行音乐传达给海外听众作出努力。如今已是中国音乐著作协会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以及常委的谷建芬,还在致力于大众音乐文化的市场建设,并且为中国词曲作家的著作权作出了大量的努力。
谷建芬2001年9月7日,二十年后再相会——谷建芬作品音乐会在举行。“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飞。”。一曲欢快、清新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揭开了谷建芬作品音乐会的序幕。这支作者二十年前的成名曲乐音一起立刻将全场千余名听众的心带回到过去的时光——这是一个用于回忆的夜晚。这台名为“绿叶对根的情意”的作品音乐会囊括了谷建芬成名二十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二十七首作品,历时两个多小时,是近年来舞台最长的一台音乐会。
演出前,音乐会总策划曾庆淮曾善意地谷建芬删去几首歌,将音乐会的长度控制在常规之内,避免观众产生疲倦情绪。谷建芬面对老友的劝告是“虚心接受,不改”。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这位多产作者共创作了上千首作品,仅在各种评比中获的金曲就不下百首。目前的节目单已是她精挑细选的结果,再无忍疼割爱的余地。谷建芬表示,好的音乐一定能把听众留住。事明,她对了。
当李谷一、毛阿敏、刘欢、那英、杨洪基、孙楠、成方圆、满文军、黑鸭子演唱组等近二十位新老歌手及银河少儿合唱团的小歌手踏着铺满金黄落叶的舞台唱起一支支老歌时,热烈的掌声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响起。
《我多想唱》、《思念》、《烛光里的妈妈》、《妈妈的吻》、《歌声与微笑》、《采蘑菇的小姑娘》、《那就是我》、《今天是你的生日》、《滚滚长江东逝水》、《历史的天空》……很多听众随着音乐从头到尾哼唱着每一支歌曲。直到步出剧院,许多听众依然沉静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另外一些听众则在大呼“过瘾”。当如故的刘欢歌罢一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地请出谷建芬时,整场音乐会进入了最。站在辉煌的舞台中央,领受着如雷掌声的谷建芬不禁热泪盈眶。在毛阿敏、那英、孙楠、苏红等众星捧月般的簇拥下,谷建芬唱起了由著名诗人流沙河为其填词的新歌《云淡天高》。
一曲结束,台侧的歌手、的观众一起蜂拥上舞台,争相将鲜花献给他们所爱戴的人民音乐家。个头不就不高的谷建芬很快便被花海所“淹没”。最后,音乐会在其新作《二十年后再相会》的歌声中结束。
“二十年后再相会!”这是作者、歌者、听者共同留给岁月的许诺。著名电视主持人倪萍出任了本场音乐会的司仪。
上周六,谷建芬与乔羽、赵季平、徐沛东、阎肃、印青、孟卫东、三宝等13位国内著名词曲作家向演出商发起著作权人的法律声明,告诉所有歌手和演出商,他们的歌不能再“随便”唱,而要事先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支付合理费用,希望为内地著作权的改善开一个好头。不过刚刚在消息发布的当晚,谷建芬就焦急地联系本报,希望为普者详细解释他们的初衷
谈到发起这次“权益战”时,谷建芬说:“我已经76岁了。虽然已不再是代表了,但一直没有停止为著作权人权益而努力。我尽了力也尽了心,但现在并没见到太大效果,总觉得对不住这些词曲作者。网上有留言说‘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想着要钱’。这种反馈让我很揪心。我跟乔羽经常谈,到了我们这个岁数,是有责任在有生之年推动著作权问题进一步解决的,希望在我们‘身后’,留下的是一个大家共同发展、正常健康的音乐时代。”
“还有人觉得我们总是说要为版权、著作权收费,‘已经有那么多钱了还想赚更多’。事实不是这样。说出来估计你不信,我的工资是3750元,加上特殊津贴的1000块钱,每月4750元。乔羽的工资才2200元。我们每月就这些钱。在加入WTO时,国家对著作权法进行了修改,才明确指出使用作品要得到授权、要付费。此后法律中也去掉了被我们称为‘不得的43条’的内容,这条款之前让所有电视、可以随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不给钱。现在,我每年会从音著协收到两次版权费,平均约六七万元。此外就再也没有任何来自作品的收入。以前在时,因为著作权的事也经常与其他代表发生激烈的争论。有人就说‘国家已经给你工资了,你们为什么还要钱?’‘你们为什么不学雷锋?’我要说的是,国家工资是跟我的职务挂钩,而不跟我作品挂钩。何况有多少词曲作者并不是拿国家工资的?他们的权益怎么办?我们不仅是为要钱,更是要对作者的尊重和,这才能给作者带来创作上的推动。”对于改变现状的具体措施,谷建芬认为从法律上,目前对演出范围内的著作权人规范还不够细化、不够明确。所以,这次13位音乐人发起的“法律声明”,也是想提供一个具体的解决措施,让著作权人事先知道谁要去唱自己的歌,并得到应得收益,“自下而上”地对整个行业主动影响。
科尔沁夫是年轻作词人的代表,与老一代词曲作者为版权、著作权忧心不同,科尔沁夫表示大多数中青作者已对自己应得到的权益不抱希望。“我觉得对作者权益的,执行上依然有很大困难。词曲作者是整个音乐行业的根本,但一首歌红了但跟作者没任何关系的情况已司空见惯。现在,一般作者凭一首歌也就能得到几百块的收入,好的也不过三四千块钱。今年歌手的商演价格都涨了,一场商演能拿六七十万已算正常,但词曲作者分到60块钱就不错。”
“据我所知,内地很多新生代力量早就被港台公司收罗,这对内地原创来说又是一层。近年来市场下滑,但身在港台的作者如果写出红歌,生活还是能够得到的。我自己为内地、港台的歌手都写过歌,之前为的soler写歌后,连续两三年都收到了‘百代音乐版权公司’发来的版费,还附有明确的报表,告诉你哪首歌在、新加坡分别卖了多少,按比例给你多少等。但写给内地的作品基本再也没见到一分钱。内地很多公司已经习惯于对作者权益的不重视,他们恨不得买断后就再也跟你没关系了,连形式都不愿意走。好好写歌不赚钱,抄来抄去、随便应付等也助长开来。为什么在版权呼吁上不多见中青年作者?我觉得大家已对此灰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