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述职报告> 文章内容

韩剧为什么流行?

※发布时间:2018-10-28 16:18:4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看过几部韩剧,包括《爱情是什么》、《女主播的故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等。从这些有限的作品里,我对韩国有了一些很断片的、简单的认识,发现中国的夫妻之道,男女之道,上下级或同事、同行之间的伦理关系等,在那里保留得较多、较完整,中国本土上反而不那么讲究了。

  不少韩剧表现了大男子家长作风,女人对男人卑躬屈膝,女人地位。《女主播的故事》就写女主人公怎样寄人篱下,在社会上挣扎,扭曲了性情的故事。她不甘于现状做一个“丑小鸭”,嫉恨别人的“门当户对”,便利用一切机会、手段“出人头地”,把出身优裕的男人,从女友手上抢来。抢了还不算,当地位更高的男人出现时,她又要抢来的男人,另结新欢了。欲女经结果是个悲剧。《爱情是什么》则表现一个家庭的两个女儿,一个不想出嫁,一个嫁了门不当、户不对的男子—————男方家庭不如女家,男子受岳母歧视,男家的父亲却在家独断专行等情节内容。

  这样的故事,其冲突性、吸引力,与金庸诸人武侠小说不相上下,紧凑、生动、有趣,却毫不离奇、怪异,特别生活化。它们所达到的深度,是中国反映当活的电视剧表现不出来的。

  韩剧在中国大受欢迎,还由于它引进来的时机“好”。当下中国人写自己“现代生活”的电视剧、电影,很多不好看,更不耐看,常常让人提心吊胆,看得难受。可这并不表示我们没有好的作家,好的演员,好的剧本。我们的历史剧就有很好的。像写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金粉世家》、《我这一辈子》、《日出》,写清朝的《孝庄秘史》、《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戏说乾隆》、《还珠格格》、《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但有的电视剧是一续再续,没完没了,弄完清朝整唐朝,整完唐朝又搞起了汉朝。作者、演员们的才华,都浪抛虚掷在“”“”的大序列中,每天看见的画面也多是如麻,妃子成堆,如山倒。为什么热衷于写过去,成就很大,当代生活却做得不够好呢?

  中国当代最好的一些小说,没有几个能改拍成影视作品的,拍成的也都经过了左改右改的“加工”。好的小说不能制成电影、电视,毕飞宇的《青衣》拍成电视剧,但概不外卖;黄国荣写了个长篇叫《乡谣》,可以说是1949年以来最出色的长篇之一,比《白鹿原》还好,从20世纪40年代写到80年代,历史细节逼真细腻,可是难以用影视画面表现。朱苏进这么个有才能的作家,却要去改写二月河那种满脑子为帝皇“翻案”、“正名”的作家的《雍正王朝》,很可惜。

  难怪有人说我们已进入了“小品”时代,肥皂剧泛滥,一些当红作家的作品,根本是不入流的,却一部部卖出好价钱。连画漫画的庸都出来了,有人根据他的漫画拍了部《粉红女郎》,专写侦破题材的海岩也大受“欢迎”。弄得许多人小说不写了,专为影视编故事,结果是越编越不堪入目。

  一个东西在现在能成为潮流,主要是经过音像刺激,引起广泛注意,继而有了响应后产生的。即现在已进入所谓的读图时代、眼球经济时代。《哈利·波特》制造了一个全球性的,几乎是一夜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其间不仅有其他现代化铺天盖地的宣传、轰炸之影响,更有作品本身的魅力,它的文字想象力,它的电影画面,它的光电、音响技术的冲击力,勾起人们,主要是孩子们巨大的好奇心。看中商机的人借势推出“哈利·波特”的图书、碟片、漫画、玩具、工艺品、服饰等成龙配套的产品。“韩流”的兴起、流播,其背后推进者之动机、目的,同样是为了获得“眼球经济”,促进文化交流只是其捎带的效应。

  这是一切“潮流”所有的共同特征。中国当下电视剧,缺少逼近一般市民、大活状态与心态的题材作品,缺乏现代生活气息,韩剧恰好弥补了我们的缺空。加之它与中国人在肤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同根性,我们看起来就觉得很亲切,像是自己身边发生的故事一样,只不过那里的现代化生活水准更高。我们的生活里方方面面的竞争激烈,缺少了真挚和乐趣,暂时缺乏韩国人那种闲适、悠然的心态。但这恰又是我们所向往、眼热的,因而韩剧受到普遍的欢迎。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