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年,经湖南省人民批准,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立,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这就好像是在南洞庭畔画了一个圈,沅江该如何交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呢?”高新区党工委王文波说,最好的答题方式当然是依据省委对园区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园。于是,纺织、食品、机械制造、船舶成为重点推进产业,如同立于船头的四张桅帆,王文波说,这是沅江市委市依据自然资源、历史条件对园区规划做出的整体设计。七年来,园区沿着这条航道乘风破浪,一向前。
2013年,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评为湘商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经济园区;2017年上半年该区规模工业增速居全省第一,园区年综合实力居全省洞庭湖片区第三名。201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0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今年1-6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33.33亿元(产值不含中联重科),已上缴税收9000万元。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01家,且大部分属于纺织、食品、机械制造、船舶这四个行业。
7月11日,在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园内车来人往,各项工作紧锣密鼓,一片欣欣向荣。
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地处八百里洞庭腹地,资源丰富。毗连长石、洛湛铁、长张高速公,省道S204线,拥有千吨级港口码头白沙港,可经长江直达上海,交通便捷。
园区建立以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园区兴工、项目立园”战略,聚焦“四大”特色产业,积极开展园区建设大会战,发展步入快车道。
目前,园区已形成“两纵五横”的道骨架网络,益沅一级公里纵贯全境,桔城大道南延段、青年、状元、文明、枫杨、南洞庭大道西延段已经建成。电力、自来水、电讯、燃气、电视、公交车顺利入园;建成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公租房3栋540套37000平方米,建成园区企业服务中心16000平方米,建成企业员工食堂7000平米;第二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运行。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园区现有企业16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101家,税收过1000万的企业5家,形成了以中联重科沅江工业园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以辣妹子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新马制衣为龙头的成衣制造业、以太阳鸟游艇为龙头的船舶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
近几年来,园区认真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完善创新体制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园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比重达38%;园区内企业共研发新产品100余项;累计申请专利1380件,授权专利884件。辣妹子公司辣椒酱制品类市场销售份额达到65%,成为中国辣椒酱第一品牌。由辣妹子制定的辣椒辣度标准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开创了辣椒制品标准化生产和销售的先河。湖南鑫海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专利技术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与国内外多所科研院所共建了产学研,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与产业化项目,参编了《渔用机织网片》、《聚酯与聚烯烃双纤维绳索》、《聚丙烯绳索》等国家标准和《聚乙烯网片经编型》等行业标准。自主研发项目“高强高韧聚乙烯节能渔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空白;创新研发的高强高韧聚乙烯网线年研发生产的“南极磷虾拖网”,是迄今为止的“中国最大渔网”。
今年上半年,园区大部分重点企业运行情况良好,成为经济保持稳定的中坚力量。中联重科生产搅拌车4394台,完成产值19.73亿元,同比增长97%,上缴税收1884.33万元,同比增长165.46%;辣妹子食品完成产值5.98亿元,同比增长17.07%,上缴税收2920.81万元;新马制衣上缴税收1358.76万元,同比增长142.21%;鑫海股份完成产值7.57亿元,同比增长15.87%;恒瑞管桩完成产值3.07亿元,同比增长20.69%;华兴玻璃完成产值1.64亿元,同比增长88.47%;太阳鸟游艇上缴税收375.19万元,同比增长68.94%;金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中标大订单,合同总金额超过一亿元;海荃游艇公司新能源船舶制造来势喜人,成功研发太阳能豪华游船、纯电动铝合金高速艇、纯电动画舫船等系列产品,上半年完成产值4000万元,全年产值将突破1亿元。
上半年共引进皮草企业7家,已经全部投产;纺织企业3家,已全部投产;彩印包装企业5家,两家已经投产,3家正在安装设备;引进精一机械、广隆包装,合同引资2.8亿元。围绕三一外协项目,组织园区近20家机械企业与三一总部进行了对接,有4家达成了合作意向,签订订单3亿元。此外,还与广东东莞顺通米制品有限公司、湖南湘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湖南三一通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食品企业就入驻食品产业园事宜进行了对接,与上海奕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厦门牧文科技公司等5家科技公司进行了入园洽谈。
沅江素称“苎麻之乡”,是闻名全国的苎麻集中产地。多年来为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纺织服装产业有很好的基础。”高新区党工委王文波说。
2014年以来,沅江市抓住沿海服装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启动服装产业城项目建设,全力引进广东佛山、浙江湖州、福建石狮等地的服装企业80余家,建成占地500亩,集纺织、印染、成衣制造、电商营销于一体的中国童装第一大生产及互联网+服装生产和全省一流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
2009年,湖南新马制衣落户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公司占地面积达140余亩,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等地,2018年实现年产值8.9亿元,上缴税收3200万元,为沅江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该公司提供了上千个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他们甚至把车间开到了村里。湖南新马制衣有限公司新安分厂就坐落在沅江市草尾镇新安村。贫困户丁海燕刚来报名时很,“公司好规范啊!口也有这么好的企业?”在工厂上班后,她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里,工资有近3000元。
2016年11月,湖南星海运品有限公司成立,专注于生产、销售时尚休闲运品及运动场配套设施。公司已拥有国家专利34项,其技术中心已被湖南省经信委评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被湖南省科技厅评定为省级绳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该企业员工里90%为80、90后年轻人,产业承继充满了活力。
“迎老乡、建家乡也是我们的契机。”王文波介绍,当年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体制后,很多富有纺织经验的沅江人到沿海创业,经过多年的积累,成为行业里一股不容忽视的沅江力量。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还特别注重引导产业升级的同时,为了将这些人重新引回家乡创业,沅江不定期会在沿海地区召开招商沙龙。
去年10月,泉奇童装平台项目在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服装产业园召动仪式。公司执行董事刘梦丽出生于沅江,在广东、浙江等地做了15年服装,在沅江的下,回乡创业。这名80后给服装行业带来了一套全新的。据她介绍,泉奇童装平台项目总投资8000余万元,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是一家集消费购物、价值体验、学习附能、文化、智慧生态综合性童装消费体验馆。馆内将融合20家左右的童装品牌和儿童家居、生活必需品的展示和销售,结合目前先进的3D试衣技术和全息展示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儿童量身打造最时尚的服装。同时拥有VR游艺产品和AR全息互动空间为孩子们打开未来的空间想象之门,达到“科技时尚、寓教于乐”的目的。
“要充分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王文波表示,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沅江,食用资源丰富,湖洲上的野芹菜、野藜蒿、芦笋和蓼米被誉为“洞庭四珍”,是地地道道的天然绿色食品,园区精准发力的一个方向就是深入对接“131千亿级产业”工程,打造“湖鲜食品”特色品牌。
目前园区的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如辣妹子、天下洞庭、洞庭渔郎、億昌食品等产值税收稳步增长。为推品产业集群发展,沅江规划建设了1.1平方公里湖鲜食品工业园,形成湖鲜食品加工集群。
坐落在园区的沅江辣妹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食品行业里的龙头企业,也是中国食品加工业的领先企业之一。该公司先后被授予“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罐头十大优秀品牌”“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目前,售网络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远销美国、印度、马来西亚、韩国等国际市场。今年年产值达11.54亿,上缴税收6000万元。
为了夯实食品工业基础,沅江多措并举:围绕支柱产业调整农业结构,壮大以芦笋、大米、油料、果蔬、水产、畜禽等为重点的原料;发展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省级、国家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农业科技平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引进、应用和推广;统筹推进交通、水利、电力、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此同时,该市出台相关政策,对入驻湖鲜食品工业园的企业,在用地、规费收取、厂房租赁等方面给予扶持。企业的登记注册手续及各种行政审批手续均实行一站式审批,由园区全程代办、协办。
2016年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上,“沅江芦笋”被评为十大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入选2016湖南十大农业品牌(公用品牌)。
芦笋食药兼优,有“洞庭虫草”之美誉。沅江利用45万亩芦笋资源优势,打造芦笋食品产业,在“文化引,科技先行,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沅江芦笋产业风生水起。短短两年多时间,10多家上规模的芦笋食品加工企业崭露头角。
2015年8月湖南天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园区。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主要是以“沅江芦笋”为主要原料,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中山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开发了“芦笋富硒面条系列产品、芦笋膳食纤维面条系列产品、芦笋膳食纤维粉固体饮料系列产品、芦笋富硒压片糖果系列产品等;其中“芦笋膳食纤维面条”连续2届荣获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农产品“金”。公司负责人杨国舜说,他之前一直在广东做保健品产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请自己的朋友中山大学一位教授吃家乡的芦笋,教授很是喜欢,觉得这个产业还有更大的潜力,杨国舜决定回乡再来创业,他要希望让沅江芦笋产业向保健产业、健康养生方向发展,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对于沅江兴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来讲,2018年绝对对于公司有里程碑般的意义,“公司产能和产值都翻了一番。”总经理曾志华高兴的说。
兴农机械公司原来在沅江一个乡镇,产品主要是水果分选机,“之前场地有限,总有点作坊式的感觉。”曾志华说,去年年初,园区一家公司迁走,园区领导将他引入。投入了2000万,曾志华形说自己“鸟枪换炮”,成效突出,企业发展迅速进入快车道,今年新开发的销售区国内有新疆、咍尔滨、海南,国外有印度尼西亚。
兴农制造的发展很能折射出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机械制造业上推进径。“运用历史条件,调配一切资源。”王文波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洪晃的照片沅江就有两家大型国有机械制造企业:湖南专用汽车制造厂和益阳拖拉机制造厂。
“和纺织行业一样,在机械制造业里,我们既有成熟的产业工人,也有行业中的领军人物。”王文波说,比如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就出生于沅江,沅江市委数次邀请他给当地的机械制造公司做出指导和支持。
湖南中涛起重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和三一重工接洽。“园区搭桥牵线,希望我们能合作。”中涛公司负责人许梦林介绍,中涛公司2012年成立,前身为宇环实业有限公司, 4名股东全为当时国有机械制造厂的工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涛公司完成了机床设备到专用汽车的产业升级,2017年获得了工信部专用汽车建设项目的确认。值得一提的是,中涛公司目前有60余名产业工人,将近50%来自湖南专用汽车制造厂和益阳拖拉机制造厂。
“机械制造行业基本形成了以中联重科为龙头,其它公司并举的发展势头。”王文波说,园区现有规模机械制造企业21家,全年生产总值48.55亿元。其中,飞涛汽车、中涛机械等其它随车吊生产企业产值同比增幅将近30%。去年8月,中联重科沅江智能制造工业园建设项目启动,这个被称为4.0智能制造工业园,总投资5.9亿元,具备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搅拌车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绿色环保型生产线,项目建成之后产值突破50亿元。
沅江市委、市人民高度重视园区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对园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旗帜鲜明的提出“园区工作五个做实”,即“一园一策”站高做实,产城融合抓关键做实,营商抓制度做实,园区工作创新做实,企业要共振做实,全力打造最有活力园区、最有竞争力园区、最美园区。围绕市委、市人民对园区工作的新要求,园区下一步将在在六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加强经济运行分析,找准经济运行病症。工委、管委定期调度园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对四个特色产业园区实施“一园一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症下药,全力保持园区经济平稳增长。二是破解项目建设困境,加快建设进度。目前园区有在建项目19个,要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项目建设责任,要强化要素保障,尽快理顺园区与融资平台的关系,加快融资步伐,确保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主动作为、主动服务项目,确保鑫海股份二期、食品产业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年内投产,其他产业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三是积极培育规上企业,增强发展潜力。目前,园区规下企业66家,大多数规模较小。要积极加大规下企业的培育力度,大力实施规下企业入规励政策,积极引导规下企业入规,力争全年新入规企业13家以上。
四是积极做好服务企业工作,营造良好营商。下一阶段深入企业,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等方面的困难。主动服务企业,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营造良好的营商。
五是加快岸线规划调整,解除产业发展瓶颈。加快岸线规划调整,德旭新能源等项目顺利推进。引导12家关停的滩头船厂组建具有高技术水准的钢制船舶制造企业集团,在堤外(园区规划范围内)安排1000米临时使用岸线亩土地作为关停企业入园发展的船舶制造,助推钢质船舶制造提质升级。
六是补齐发展短板,全力保位争先。认真分析园区大会战沅江高新区存在的短板,对照园区大会战八大指标与二十四小指标,仔细查找与先进园区存在的差距,千方百计补短板,力争年底园区建设大会战考核取得优异成绩。
“产业发展需要一批高质量、高标准、高技术企业,泉奇是其中的代表。”王文波说,泉奇的入驻成为园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园快速发展,为沅江跻身益阳县域经济发展前列增添了新动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四大主导产业对园区经济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成为沅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益阳园区大会战的主战场。正如天能实业公司负责人杨国舜所言:“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有专心为企业服务的,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融记者 魏益峰 通讯员 廖文 钟柱 黄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