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曾长期是国产电视剧的特色题材,2011年后又有如《甄嬛传》《琅琊榜》这样现象级的口碑之作问世。然而近年来,现实题材电视剧佳作不断涌现并逐渐成为主流,古装剧则相对遇冷。2019年,各平台尤其是视频网站的古装剧数量不算少,除热度较高的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传奇剧《九州缥缈录》之外,收视与口碑俱佳的作品却寥寥。
随着观众鉴赏能力提升,影响古装剧状况的因素除了政策导向、制作成本之外,艺术水平和制作质量日益成为决定性因素,创作者在强化作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追求突破。分析近年来市场和口碑双赢的古装剧的独特之处,同时参照观众的评价,或可总结古装剧的成功经验,为其进一步创新发展寻找方向。
在艺术创作领域,历史真实的核心并非历史细节的还原,而是历史的真实,古装剧中历史的要义则在于历史观、价值形态的塑造和传达。从这个角度来看,古装剧最重要的艺术手法并不是竭尽所林雪 普通话能地去解密历史,而是通过品鉴历史来寄寓今人的思考,借助历史情境和历史,创造符合当代人文内蕴、呼应当下需求、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物和故事。
近年来,古装剧口碑之作的人物形象塑造不仅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更加追求立体、丰富的人物层次,在戏剧冲突中深入挖掘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种种人物个性的变化,也在剧中有足够的细节铺垫,观众看到的不是二元对立式的、简单的之别,而是人性的复杂、历史的局限,并借此确认正向的生命价值归宿。
古装剧佳作人物塑造的笔法之新,还表现在刻画人物群像的意识更加突出,越来越注意以支脉、细节来刻画相。《甄嬛传》除了主角甄嬛之外,还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后妃群体;《琅琊榜》除了梅长苏和参与角逐的靖王、誉王等主要角色之外,文官、武将、后宫嫔妃等群体甚至高湛、蔡荃这样的配角都有完整的性格逻辑;《长安十二时辰》采用双男主的人物设定,同时描绘上至帝王、下至贩夫等长安各色人物。画卷式人物群像既呼应了剧作的整体叙事,又统一于价值主线的传达,借助立体的故事逻辑和完整的戏剧情境强化了剧作的整体表现力,从而使得作品的历史价值观传达得更为充分、有效。
电视剧是视听艺术,古装剧比现代剧更需要依靠场景、服饰、音乐等视听要素的历史感将观众带入剧情,强化剧作感染力,近年来成功的古装剧无一例外在视听美学上发力。水涨船高,观众对视听效果的要求也随着古装剧整体制作水平的提升而愈加严苛,以至于古装剧佳作每出,在微信、微博等自的影评中都有大量针对美术设计、镜头语言的细致分析,电影感、高级感已经成为衡量古装剧成败的重要指标。
梳理剧评人、观众、网友的评价不难发现,所谓电影感,多用来描述画面的精致度。电影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古装剧对历史的高还原度,即对剧作所涉及的建筑、器物、服饰、礼仪等物质文化的详细考察和准确呈现,如《琅琊榜》中服饰的右衽、《如懿传》里的清宫日用器皿、《延禧攻略》中的刺绣工艺以及《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代叉手礼、琵琶舞曲及坊市分离的生活景象等。
如果说高还原度主要指向古装剧的历史文化内蕴,那么高级感则更偏于其美学意义,尤其是镜头运用和画面色调的美学取向。近年来优秀古装剧对画面美的追求显著强化,《琅琊榜》虚焦镜头、手持镜头的运用,《如懿传》《长安十二时辰》《九州缥缈录》等接近油画色调的打光、配色,《延禧攻略》调低了饱和度的莫兰迪色等都曾广受好评。这些特征带来的美感愉悦、艺术享受反映了制作团队的诚意和态度,也是古装剧不断提升艺术内蕴、拓宽艺术手法、谋求长线发展的要求。
风格化是古装剧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难点所在。古装剧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拥有如历史正剧、历史传奇、武侠剧、玄幻剧等大量成熟的剧作类型,整体风格的创新无疑需要打破已有的类型边界,也因此冒着挑战观众观赏模式和欣赏习惯的风险。可喜的是,近年来古装剧继续在整体风格的创新上探索,其中的爆款往往是“常”中求“变”、风格鲜明、标识显著的作品。
当然,作品风格的突破并非必须避开既有剧作类型去开辟全新领域,恰到好处地融汇多种已有类型,也是可行的创新之术。《长安十二时辰》以悬疑为标签,但实际上还原大唐盛世景象的过程中融合了战争、武侠、风俗等多种类型。影片中留下充分的空间来展示唐代的官制和礼仪,展示国际都市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并用特写镜头交代唐代长安城内百姓理发、售卖小吃等日用起居的情形,已经接近纪录片的手法。导演曹盾在采访中曾提到,从这个意义来讲,《长安十二时辰》的主角不是李必或张小敬,而是整个唐代的长安城。这种拍摄手法不仅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也探索着古装剧的创作、表达疆界。
浙江用上“黑科技”解决垃圾分类中的“难题”近日,浙江发布了全国第一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省级标准《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并将于2019年11月1日正式施行。 如何答好这道生活中的“必答题”?浙江用上了5G、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黑科技”。 怕垃圾分错类?5G+VR…【详细】
法律信用也可变现?浙江桐乡让守法者得实惠人民网嘉兴8月25日电(张丽玮)法律信用也可变现?这事还真有!日前,浙江省桐乡市新濮村村民庄佳清凭借“用法模范户”荣誉证书,无需抵押物,顺利申请到了30万元的银行贷款。 庄佳清所持的“用法模范户”荣誉证书,是参加今年桐乡在市、…【详细】
67种轻微违法行为“首错免罚”人民网杭州8月22日电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自9月15日起,对市场主体首次、轻微且没有造成明显危害后果的67种轻微违法行为,浙江省将实施告知承诺制。这也意味着,市场主体该67种轻微违法行为时,享有“首错免罚”待遇。 此次告知…【详细】
村民齐参与 浙江桐庐后岩村吹来文明新乡风后岩村推进,树立好村风、好民风。 后岩村位于浙江桐庐分水镇西北部,三面环水,现有202户人家。别看村子不大,走进村文化礼堂,挂满了一整面墙壁的各类荣誉牌映入眼帘。 全国文明村、浙江省法制村、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首批农村…【详细】
破解成长烦恼 浙江省首个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发布人民网杭州8月21日电(张丽玮)8月20日下午,《浙江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7-2025年)》(下称《规划》)发布,这是浙江省历史上首个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 浙江作为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青年发展省份”,此次《规划》包含青年思想…【详细】
相濡以沫70年,耄耋夫妻与新中国一同成长夫妻二人了祖国在战火后的涅槃,了后的繁荣昌盛。 “70年来,我们了,中国人民三座大山,站起来了;了,后,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了;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强起来了,国际越来越高,我们感到很骄…【详细】
甬舟两地扩建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民网宁波8月20日电日前,宁波市交通运输局(港航局)、舟山市港航管理局、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备忘录,两地将对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人工航道实施扩建,力争2020-2021年建成投用。 虾峙门口外30万吨级航道是超大型…【详细】
多国专家学者齐聚杭州 探讨老龄化与家政产业发展人民网杭州8月20日电(王丽玮)今天,第二十届亚洲区家政学会国际双年会在杭开幕,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家政学专家和学者共30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老龄化与家政产业发展: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表观点看法。…【详细】
宁波大榭传承发扬“渡海第一仗”推进高质量发展宁波大榭举行“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纪念大榭解放70周年。 人民网宁波8月21日电20日,宁波大榭举行“渡海第一仗”的历史与时代价值研讨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研讨会上,大榭开发区党工委组织部负责人认为,“渡海第一仗…【详细】
宁波高质量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人民网宁波8月17日电今天,宁波举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工作部署会,提出要高质量建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会议通报了《宁波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现场签约了19个重点项目。 宁波市委主要领导指出,要扛起服务长三角一体…【详细】超竞https://www.supergen-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