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注留守儿童纪录片《加一》在全国许多城市举办了展映,影片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在这部片子里,观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留守儿童形象 。这部片子摆脱了大多数纪录留守儿童思念父母,孤苦无依生活的陈词滥调,全方位地呈现那对留守儿童姐弟的生活。影片里的加一像大多数儿童一样天真烂漫,拥有自己的快乐。虽然片中的主人公加一在与父母分别时也会掉泪,也会难过,但并不是留守儿童生活的主调,他们同样快乐,有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童年。
蒋能杰怀着毅然公益之。用镜头对准边缘化的留守儿童,用真诚又朴实的记录了那些孩童内心不为人知的孤独。他希望通过纪录片《加一》,大众对留守儿童的固定思维,以独特的视角呈现最真实的留守儿童生活。
本片着眼于一位留守儿童——蒋加一的生活,我常是驻扎他们家中,长时间和他们“厮混”在一起,一起无聊、一起疯狂,甚至一起和他们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一种游戏。拍摄之初我就在提醒自己,不要可怜他们,不要悲情于他们,当我真正和他们一起忘我地玩耍,一起在看望他们父母的上奔波,一起和他们的父母分别时,我才彻底进入到他们特殊的经历搭造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片中的主角“加一”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弟弟跟随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每次短暂的相聚都会牵动加一幼小的心灵。
蒋能杰的家乡在邵阳新宁县一渡水镇光安村棉花沙组光安村,那是一个位于广西全州和湖南东安、新宁两省三县市边境的偏僻山村。据统计,全村1700多人,900多人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多达80%。蒋能杰本人在童年时也有过父母外出打工9年的经历。
长大后,蒋能杰认为影视作品中关于留守儿童现状的表现并不全面真实。“我为什么不自己让村里的留守儿童发声呢?”蒋能杰说,这就是他拍摄纪录片的初衷。
2008年,在湖南农业大学平面设计专业读大三的他开始攒钱买设备,暑期在长沙打工赚了3000元,发现想要买的DV设备要8000元,最后他找亲戚同学借了5000元。
2009年寒假,蒋能杰拍摄了第一部表现留守儿童生活的纪录片《》,影片以湖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私立学校22个学生为切入点,探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不足。
大学毕业后,蒋能杰一开始在光线元。半年后,当他听说家乡唯一的村小小学代课老师都难找时,他和堂兄两人“很冲动”地辞掉了工作,赶回家乡拍摄。蒋能杰还当了一个学期的代课老师,教数学。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差,孩子们学习基础差……在代课期间,他拍摄到了最线年时间,他拍摄了《村小的孩子》,此片获得法兰克福影展一等和第三届凤凰纪录片大最佳长纪录片。
那是我的家乡,我最熟悉,也容易融入,拍摄成本比较低。我们都是普通人,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觉得各司其职没什么不好。”
发起留守儿童系列纪录片全国展映,亲自参加超过200场放映和交流,全国线年度 “米兰世博会 之 亚洲筑梦人物”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