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南京人王陵不满儿子接受的小学教育,放弃一切,携子赴美。如今,在儿子学业有成后,王陵开始了新的思考:“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的差异到底在哪里?为此他花费了3年时间,自费和112位旅美华裔博士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拍摄了纪录片。近日,“陪读爸爸”王陵出现在了南大社会学院,与周晓虹院长一起,展示了这些旅美华裔博士的“美式教育观”。
每次考完试,家长总会问孩子,“班里有几个同学考到了100分?”但这样的问法,在美国并不成立。“我最反对的就是中国教育制度里的成绩公开,美国的成绩是不公开的,每个人的成绩都只能让他自己知道。”汪兴无博士表示,在美国,州里专门立法学生的成绩。老师给学生“通报”成绩时,只能用学生自己的“编号”(类似于学号的账号)发给学生,不能让其他学生知道。哪怕是在班里分发批阅完的测验试卷时,如果一不小心露出了成绩,让其他学生看到,有的学生是要的。“所以我们很小心,发还试卷的时候都是盖着的。”汪兴无博士说,“因为这是每个学生自己的隐私,不能让其他学生知道。”
不光是不公布考试成绩,学生的考试排名也受到了隐私。“美国也不准班里排名,因为一排名大家就知道哪个最差。这样对最好的学生没问题,但对最差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心理打击。这个心理打击搞不好可能会把这个孩子给毁掉,这个‘最后’可能会让孩子不得翻身。否则孩子还会有机会,可能从其他地方获得翻身。不要给孩子留下印象‘我一辈子都是最后一名’。”
每年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家长和孩子都会陷入左右两难的纠结。要是选择名声更大的学校,孩子的专业可能会被调剂;但若是选择好专业,学校的“名气”又没有那么大。对此,邵勤博士认为,目前,国内对于“什么是好大学”的“”比较模糊。“国内所听说的就是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家长们觉得,一定要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才行。但在美国,家长们会认为,上大学的时候不是要选大学,而是要选学科。因为在部分听起来‘不是很好’的大学里面,也有部分学科,可以和哈佛等名校竞争。出来读书不要盲目追求名声,应该选专业而不是选学校。”
邵勤举例说,“我以前在北亚利桑那大学,这是一个并不怎么起眼的大学。但学校的生物系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可以和哈佛竞争。”
也有家长认为,名校毕业能为孩子社会求职时增加胜算的“筹码”。但邵勤反对这样的观点,“从哈佛出来的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其实不一定。我本人就知道,在历史学科里面,有的哈佛毕业卧铺车上的冲动生和我的其他同学一起进入工作市场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得到工作。在美国的人不会因为学校没有名声,就觉得你是一个没有质量的学生。”
让孩子进入一所名校,孩子的未来等于成功了一半。家长们由来已久的“名校情结”究其根源还是对名校师资、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信任。但龙漫远博士对于“名校情结”却不以为然,他小学和中学时代,就读的学校都不是名校。
“名校情结如果掌握得好,你可以接受好的教育。这是因为好的大学毕竟有的物质条件稍微好一点,你有可能接触到更好的老师。但它不能你这辈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相反,很多人会因此背上包袱。他觉得他上了、北大、哈佛、耶鲁就注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其实不见得,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最后都没能成就一番事业。说明名校不能包打天下。”龙漫远说,“所以我的见解是,你生活的目的不在于进名校,你生活的目的应该是创造。如果你有幸进入了名校,那也是给你的条件,你应该好好学习。但这些好大学没有一开始就,你这辈子应该成为了不起的人。”
类似于邵勤,龙漫远举的例子依然来自哈佛,“哈佛大学的很多老师,都是从一般的大学毕业的。最后他们都成为了一流的学者,并来到哈佛大学教书。这也就说明了,一般的大学也可以成就第一流的人才。”而一个中国孩子到哈佛就读的经历,更是引发了龙漫远的深刻思考:“我曾经遇到一个中国孩子进哈佛,但这个孩子成天无精打采。我问他,‘你为什么上哈佛’。他说,‘我是帮我父母亲上哈佛。我毕业后一定要干一件我想干的事’。我和他说,你这样做就对了。”
在南大社会学院,王陵将自己在美国多年的经历和学生们做了分享。他的这段而又有些离奇的故事,被活动主持人、南大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概括为“传奇经历”。而王陵本人,则希望能将拍摄的纪录片在国内分享,让更多的人加入探讨的队伍。
“做这个纪录片,不是说美国教育什么都好,我要做的是一种对比,寻找二者的差异在哪里。”结束了南大社会学院的专题后,“陪读爸爸”王陵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的专访。回忆起3年来采访百余位旅美华人博士的经历,王陵表示,拍摄纪录片的目的,是希望厘清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认为中美教育有哪些不同,他为纪录片取名《教育的力量——百名旅美博士录》。
促成王陵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更重要原因,来自王陵在美国13年的“陪读生活”。2002年,王陵的儿子正在南京一所名小就读,由于班主任过于简单地处理了班上两个小男孩之间的纷争,最终促成了王陵的“带子离国出走”。王陵卖了房子、放弃一切、出国干各种,在美国做了13年“陪读爸爸”。通过极为“叛逆”的方式改变了儿子的命运后,王陵开始思考两国教育制度背后的差异:“中美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
13年的陪读经历,让王陵对中美教育有了深入思考。他决定,采访多位旅美华人博士,“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最初我并没有想过采访那么多人,但是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了。我了所有能利用的资源,不断去联系新的学者。受访学者们从亲身经历出发,讲述了很多独特的见解。一百个博士说话,比一个人说的更有权威性。”
能够联系上112位博士,大大超出了王陵的预料。但博士们一听说王陵是要和他们谈教育,没有一个人回绝。王陵曾在工作,受到职业习惯驱动,他决定要全职做好这次拍摄工作。最终拍下了长达6000分钟的旅美华裔博士采访,以及2000分钟的美国中学课堂教学素材。
“能拍下这些内容其实并不容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去美国中学拍摄学生的课堂时,我必须联系学生的家长,获得肖像权许可。因为美国法律,在没有获得肖像权许可的情况下拍摄未成年人的课堂,是违法行为。
接受记者采访时,王陵一时无法从几千分钟的素材中给自己对于“美式教育”的看法做一个归纳和概括。但拍摄中的一个细节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一所中学的合唱表演现场,站在第一排中间的居然是腿部有残疾的学生。“这在中国的学校里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残疾学生会被老师安排在后排。”
中美教育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作为赴美多年的“陪读爸爸”,王陵对于这个问题似乎很有发言权。他表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在培养听话的“一批人”,而“美式教育”则多以为主,尊重并挖掘孩子的潜能。“中国人总是认为成功就是要比上一代强。超过上一代是什么概念?职位比你高,拿的工资比你高,就超过你了吗?这太简单了。健康成长,比你幸福,他就是超过你。” 这是王陵陪读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