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解放军报》6版刊载《“远在火神山的爱人,你看到了吗”》,文中军医梁菁菁说,“单位要派一个医疗分队支援武汉火神山医院,我想报名参加,你支持吗?”丈夫全力支持她,让她地去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绝不能退。多注意防护,盼你早日平安归来!”
有人在战“疫”一线奋战就有人在后方挂念,和大家分享一组聊天记录,简单的话语,包含了太多牵挂、太多理解……每一句“平安”背后,都是深深的爱。
疫情发生以来,郭新喜被抽调至发热门诊担任护理组长,已经连续十多天没有回家,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48岁的生日都是在“战地”度过的。爱疼她,生日当天给她发微信吐露:“48岁生日我没有陪伴你度过,我心里难受!”她只是笑着回了一句:“没关系哟!你守家我守国!”
被调至隔离病房工作的康复科长蔡凌,2月5日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配上的四张“毁容照”震撼。“毁容照”上,是们长时间戴着口罩、防护镜连续奋战压出的红肿印记。
鞠丽丽是南京市第二医院妇产科医生,作为一名员,鞠丽丽瞒着家人在主动请战去防疫一线的“请战书”上签了名。听说一线需要产科医生,鞠丽丽二话没说就冲上了一线。家人得知后都很关心,纷纷在家庭群为她加油、点赞。
他是急诊科医生左仲强,她是感染科医生李茉。他们是医院里非常甜蜜的一对。这对医生情侣一个在急诊一楼,一个在负压病房的一线,用各自的方式坚守岗位,践行医者的承诺。“如果我有什么意外,我爸妈你帮多照顾”,上了一线的李茉说出的一句嘱托,令所有人为之动容……
王毛毛是第一批到达武汉的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进驻火神山医院后,发现隔着防护服交流不便,他把38个患者全加了微信好友。一天几十条微信,问病情,聊感受,他来者不“惧”,仔细回答,下班上还要“云办公”。
一位八十岁老人带着眼镜正认真的收看着疫情新闻,同时,回复着孩子们的信息。“孩子们,看到你们忙碌在抗疫一线,我很欣慰、国家需要你们,人民需要你们的时候,员必须走在前,我会全力支持你们,抽空报个平安就行,不要惦记我。”从1月26日第一天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王家四兄妹就一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冲锋抗“疫”。
这是大年初一,一对成都夫妻的微信对话。丈夫叫胡毅,妻子叫黄柯清。他们都是成都抗疫前线的工作者。前者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后者是身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区的。今年春节以来,他们已经7天没有见过面,而这也许正是当前众多奋战在抗疫一线人员的真实写照。梦到找不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