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汇报> 文章内容

陕西救灾中心:除了救灾啥功能都有了

※发布时间:2018-6-8 1:08:1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网评论员:曾经风靡英伦的BBC喜剧《是,大臣》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刚上任的内阁大臣询问他的文官,圣爱德华医院建设得如何了?对方喜滋滋的回答,八个月前就完工了,现在有五百个行政人员。其中,“三百四十二名行政人员,一百七十名搬运工、清洁工、洗衣工、花匠和厨师等等。”

  不必觉得。如果看了陕西救灾中心变成职工“经适房”的新闻,就会发现,上述情节可能并非,艺术必与现实相肖。据央视和华商报报道,陕西省救灾中心综合楼本是民政部门为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而要求建设的救灾项目,但现在,大半部分已经变成了酒店;不仅如此,本应属于这一项目的部分土地也被占用了,建成了“民政厅机关干部”的经济适用房。

  此外,所谓的救灾中心建设还挪用了三笔专项资金,以建设“荣誉军人养老康复中心”名义挪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六千万,结果中心“没有一名荣誉军人”;使用社会募捐资金、扶贫周转金近三千万建立“仓储中心”,结果“记者走遍整幢大楼”,只看见“一个30平方米的屋子里放着一些市民捐赠物资”。这个效果,恐怕一点都不低于“五百个职员却没有病人的医院”。

  办公室+职工住宅+酒店——这栋意在应急救灾指挥的大厦,基本已经有了除救灾之外的所有功能。如果从陕西民政厅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目前这个设计具有极大的“合”:办公室用来提升部门办公条件,经适房用来解决职工住房,酒店用来完成部门创收,衣食用度问题几乎获得了打包解决。这其中,只有救灾是社会,如果以部门利益为坐标进行价值排序,肯定要排在最后。一个不公益的公益项目、一幢不救灾的救灾中心,在上述逻辑链条上显得毫不。

  这个价值排序,也能解释地方在运作项目时的普遍“规律”、普遍操作方式。要上马新项目?好,那先拨款吧,那先给地吧,那先批点办公用房吧,那先解决职工编制吧,那先得考虑配套问题吧。结果,还没展现出任何周祥的项目规划,庞大的官僚系统就先自行运转起来;而等这个系统驱动运转起来,原来项目的初衷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其运转本身就变成了目的。

  不必讳言,对今天的一些部门来讲,部门利益常常取代了其存在的社会意义,自运转的已经排挤了其社会服务的功能。所以才有这样的景象出现: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有些部门就将其“理解”为“以本部门职工为本”;中央群众线,一些部门就可以把群众二字窄化为系统内职工,顺理成章地将这些坐实为解决本单位衣食住用行的政策,坐实为解决从业者待遇、人事、生活问题的部门。一块位于陕西南北中轴线亩的救灾专项建设用地,却成了民政干部的家属院,不就是最好的说明么?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