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工作汇报> 文章内容

网评“警务人员盗卖个人信息获刑”:内部人必须

※发布时间:2018-12-4 8:01:5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网11月15日消息,据报道,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大队庞某、德阳市中江县大队辅警黄某某,非法查询个人信息并出售给他人,两人均被达州市达川区判处有期徒刑。后达川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原判适用法律错误,致使对被告人庞某和黄某某量刑畸轻,达川区人民检察院遂提出抗诉。近日,该案经达州市中级公开审理后,采纳了达川区人民检察院的抗诉意见,依法作出二审判决:将庞某改判为有期徒刑四年;将黄某某改判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梦见拉屎在裤子里

  审理的相关细节,可以看出内部人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庞某原系雅安市雨城区大队,他使用数字身份证书,登录专网非法查询个人信息并出售给他人,违法所得4万余元。黄某某原系德阳市中江县大队辅警,用其他的数字身份证书登录专网,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并出售,违法所得3万余元。相较于各行各业零星掌握的个人信息,人员所能接触到的个人信息无疑更为全面,也更为,更加关切一个的核心权益。当辅警也可轻易获取这些信息,可见管理之松懈及可能延展出的风险程度。

  检索新闻,这绝非个例。2017年9月,由最高指定辽宁管辖的跨25省市个人信息系列案件一审宣判,被告人系省某大队协勤人员,其通过综合管理平台查询车辆档案信息、驾驶员信息等个人信息并出售给他人,违法所得共计约人民币7万元;2018年3月,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开庭审理了一起个人信息罪的案件,涉案人员系两名辅警,被告人通过内部系统查询,获取个人汽车车辆信息5000多条,非法获利2.5万余元;2018年3月,南京市中级判处机关干部刘某有期徒刑4年,罚金9万元,刘某利用职权非法获得个人信息,转手出售,总数超过82万余条……

  目前,社会对个人信息泄露的焦虑,多集矢于市场主体,对相关企业保持了相当的压力。但从现实看,仅盯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已的案例表明,人员等内部人泄露个人信息情况常见多发,且从案件过程看,几乎没有制度阻力,不少案例甚至呈现了同一群体、同一手法等类型化状态。在司法审判的梳理中,可以看到人员泄露的信息,常是信息泄露系列链条的上游。所以,倘若不能从源头堵住,治理个人信息泄露将是缘木求鱼。

  文章开头所引的案例,恰可视作一种治理方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原法律适用错误,对被告人量刑畸轻,遂提出抗诉,并被二审法院采纳,从而作出改判。考虑到内部人接触个人信息的便利程度,可能产生危害的风险程度,以及内部人违法对机关的行政伦理及公信力的,对相关案件理当严罚,产生足够。

  个人信息泄露,常被嵌入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作解读,社会结构多元复杂,自然需要治理措施的精细邃密。但同时一个现代社会的逻辑起点在网络时代并未过时:制度规范公——当器物层面不断向前奔进的同时,制度层面也当向基础伦理反复回溯。

  本文由来源于325棋牌 325游戏中心唯一官方网站

关键词:行政伦理案例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