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巽达这是一部“粗糙的纪录片”,记录的是如下“故事”:画家李微漪在一次草原采风中意外收养了狼王遗孤,为其取名格林,并带回成都喂养。但繁华的都市无法容纳一匹野性的草原狼,李微漪带着格林重返草原,一追寻狼群的踪迹,历经严寒酷雪,终于目送它成功重返狼群……电影《重返·狼群》已于6月16日上映,讲述了狼王遗孤“格林”从城市重返草原的故事。说它“粗糙”,乃是因为编导演皆为“圈外人”。
这是一部“粗糙的纪录片”,记录的是如下“故事”:画家李微漪在一次草原采风中意外收养了狼王遗孤,为其取名格林,并带回成都喂养。但繁华的都市无法容纳一匹野性的草原狼,李微漪带着格林重返草原,一追寻狼群的踪迹,历经严寒酷雪,终于目送它成功重返狼群……
说它“粗糙”,乃是因为编导演皆为“圈外人”。他们自编自演自导,所用摄影设备俨然是家庭DV,因此画面显得粗糙。可是你会情不自禁地忽视这些“粗糙”,因为这对情侣不是在用镜头记录,而是在用生命记录。他们情系小狼,人与狼的一切安危均系于小狼格林的命运。在极其细腻感人的记叙中,你会不由自主地忽略“业余水平级”与“专业水平级”的差异,身心沉浸在人与狼的互动中。
好几处令我最动容。比如——有一日,女主与格林外出,在小河边,女主脚踝受伤。茫茫草原,如何回去?这时,但见动人的一幕发生了:格林在团团转了一阵后,忽然跑开去,在远处找到一匹马,先是不断用身体推动,后发现此法不行,居然开始尝试用狼嘴咬住缰绳,然后慢慢牵引……经过40分钟的腾挪,格林终于将马牵到了女主身边,并用嘴将缰绳递到女主手中。看到女主跨上马背,它才雀跃着同行……
还有一幕:当男女主人公所带的食物快要断绝时,有一天发现了小狼格林的“藏食处”——它把逮到的野物藏在白雪覆盖的某处,供自己需要时随时挖出来充饥。但饥饿之下,女主顾不了那么多了,就把格林的食物挖出来烧烤了。不一会,格林来到了藏食之处,当发现野物后,它遥望着主人的屋子,若有所思,似乎恍然大悟。我起初有点担忧,这“狼性”一旦发作,会不会六亲不认?它们在面对食物时,经常是不顾一切的。然而后来的镜头却是,当格林再一次逮到活物后,依然将它“藏”到原地,它是在为主人分忧呢……
影片的最后部分也很感人。主人公发现,盗猎现象严重得无以复加,盗猎者不但在草原明火执仗地猎杀,还堂而皇之地将国家动物公开销售。在一家店里,女主抚摸着用几百张狼头皮做成的兽皮制品,仿佛在抚摸着自己的格林,她在、感慨和无可奈何之际,差点想放弃“放狼归山”。然而当她看到狼群的时候,还是不容置疑地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虽然把格林留在身边会给它带来安全,避免被盗猎的;但格林是大自然的儿子,好不容易等到狼群集结的冬天,一旦错过了,就会磨损更多的野性。于是主人公在做“”还是“”的选择题,仿佛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在回答“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最终,主人公毅然决定,狠狠心告别格林,让它融入狼群,回到自然……
一切细腻而又感人,“演”起来得心应手。正是因为拍摄者自己就是“剧中人”,所以他们用不着表演,只需要本色表现:戏谑、对视、说话、唱歌、嚎叫、互动……拍摄者用时间和生命,唱响了一曲生命之歌,给中国的纪录片刮来一股清新之风。为此,我要向他们表示由衷的致敬。
同时也颇受:那些关在屋子里用所谓的脑力激荡、胡编乱造的影视片,永远不及源于生命冲动的民间原创作品,纪录片的希望在民间。只要人们拥抱生活,生命活力,有无限的题材可以表现。《重返?狼群》给观众带来莫大的惊喜,它是一个极好的预兆。(刘巽达)